住建设部发布国标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公告
2015年5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517号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2、3.2.3、3.2.4、3.2.7、3.2.9、3.2.15、3.3.1、3.3.2、3.3.4、3.3.5、3.3.6(2)、3.3.8、3.3.9、3.4.1、3.4.2、3.4.4、3.4.9、3.5.1、3.5.2、3.6.2、3.6.6、3.6.8、3.6.11、3.6.12、3.7.2、3.7.3、3.7.6、3.8.2、3.8.3、3.8.7、4.1.2、4.1.3、4.2.1、4.2.2、4.2.3、4.2.5(3、4、5、6)、4.3.1、4.3.2、4.3.3、4.3.8、4.4.1、4.4.2、4.4.5、5.1.3、5.1.4、5.2.2、5.2.6、5.3.1、5.3.2、5.3.4、5.3.5、5.4.2、5.4.3、5.4.4(1、2、3、4)、5.4.5、5.4.6、5.4.9(1、4、5、6)、5.4.10(1、2)、5.4.11、5.4.12、5.4.13(2、3、4、5、6)、5.4.15(1、2)、5.4.17(1、2、3、4、5)、5.5.8、5.5.12、5.5.13、5.5.15、5.5.16(1)、5.5.17、5.5.18、5.5.21(1、2、3、4)、5.5.23、5.5.24、5.5.25、5.5.26、5.5.29、5.5.30、5.5.31、6.1.1、6.1.2、6.1.5、6.1.7、6.2.2、6.2.4、6.2.5、6.2.6、6.2.7、6.2.9(1、2、3)、6.3.5、6.4.1(2、3、4、5、6)、6.4.2、6.4.3(1、3、4、5、6)、6.4.4、6.4.5、6.4.10、6.4.11、6.6.2、6.7.2、6.7.4、6.7.5、6.7.6、7.1.2、7.1.3、7.1.8(1、2、3)、7.2.1、7.2.2(1、2、3)、7.2.3、7.2.4、7.3.1、7.3.2、7.3.5(2、3、4)、7.3.6、8.1.2、8.1.3、8.1.6、8.1.7(1、3、4)、8.1.8、8.2.1、8.3.1、8.3.2、8.3.3、8.3.4、8.3.5、8.3.7、8.3.8、8.3.9、8.3.10、8.4.1、8.4.3、8.5.1、8.5.2、8.5.3、8.5.4、9.1.2、9.1.3、9.1.4、9.2.2、9.2.3、9.3.2、9.3.5、9.3.8、9.3.9、9.3.11、9.3.16、10.1.1、10.1.2、10.1.5、10.1.6、10.1.8、10.1.10(1、2)、10.2.1、10.2.4、10.3.1、10.3.2、10.3.3、11.0.3、11.0.4、11.0.7(2、3、4)、11.0.9、11.0.10、12.1.3、12.1.4、12.3.1、12.5.1、12.5.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8月27日
1.0.1
1.0.2
1
2
3
4
5
6
7
1.0.3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1.0.4
1.0.5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立足自防自救。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1.0.6
2.1.1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2层及以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建筑。(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下同。)
2.1.2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建筑高度不大于24m并与建筑主体相连的附属建筑。
2.1.3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2.1.4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并相互隔开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2.1.5
货架高度大于7m且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2.1.6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2.1.7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2.1.8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2.1.9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割)等作业的地点。
2.1.10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2.1.11
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1.12
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1.13
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1.14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2.1.15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分隔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1.16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等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1.17
在楼梯间入口处未设置分隔设施的楼梯间。
2.1.18
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实体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2.1.19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1.20
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可燃蒸气、气体的浓度,按体积比计算)。
2.1.21
2.1.22
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的间隔距离。
2.1.23
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2.1.24
在建筑室内上部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物体分隔并用于火灾时蓄积热烟气的局部空间。
2.1.25
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0mm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
A——泄压面积
C——泄压比
D——储罐的直径
DN——管道的公称直径
H——建筑高度
L——隧道的封闭段长度
N——人数或座位数
K——爆炸特征指数
V——建筑或堆场的体积、储罐的容积
W——粮食筒仓、堆场储量
3.1.1
表3.1.1
生产类别 |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
甲 |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
乙 |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雾滴 |
丙 |
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
丁 |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
戊 |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
3.1.2
1
2
3.1.3
表3.1.3
仓库类别 |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
甲 |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乙 |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
丙 |
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
丁 |
难燃烧物品 |
戊 |
不燃烧物品 |
3.1.4
3.1.5
3.2.1
表3.2.1
构件名称 |
耐火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墙 |
防火墙 |
不燃烧体 3.00 |
不燃烧体 3.00 |
不燃烧体 3.00 |
不燃烧体 3.00 |
承重墙 |
不燃烧体 3.00 |
不燃烧体 2.50 |
不燃烧体 2.00 |
难燃烧体 0.50 |
|
楼梯间和电梯井的墙 |
不燃烧体 2.00 |
不燃烧体 2.00 |
不燃烧体 1.50 |
难燃烧体 0.50 |
|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
不燃烧体 1.00 |
不燃烧体 1.00 |
不燃烧体 0.50 |
难燃烧体 0.25 |
|
非承重外墙 |
不燃烧体 0.75 |
不燃烧体 0.50 |
难燃烧体 0.50 |
难燃烧体 0.25 |
|
房间隔墙 |
不燃烧体 0.75 |
不燃烧体 0.50 |
难燃烧体 0.50 |
难燃烧体 0.25 |
|
柱 |
不燃烧体 3.00 |
不燃烧体 2.50 |
不燃烧体 2.00 |
难燃烧体 0.50 |
|
梁 |
不燃烧体 2.00 |
不燃烧体 1.50 |
不燃烧体 1.00 |
难燃烧体 0.50 |
|
楼板 |
不燃烧体 1.50 |
不燃烧体 1.00 |
不燃烧体 0.75 |
难燃烧体 0.50 |
|
屋顶承重构件 |
不燃烧体 1.50 |
不燃烧体 1.00 |
难燃烧体 0.50 |
燃烧体 |
|
疏散楼梯 |
不燃烧体 1.50 |
不燃烧体 1.00 |
不燃烧体 0.75 |
燃烧体 |
|
吊顶(包括吊顶搁栅) |
不燃烧体 0.25 |
难燃烧体 0.25 |
难燃烧体 0.15 |
燃烧体 |
注:1
2
3.2.2
3.2.3
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2.4
3.2.5
3.2.6
3.2.7
单层乙类库房,单、多层丙类库房和多层丁、戊类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2.8
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二级耐火等级的散装粮食平房仓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承重构件。
3.2.9
1
2
3.2.10
3.2.11
1
2
3
3.2.12
1
2
3.2.13
3.2.14
3.2.15
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或多层厂房(仓库)中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全保护时,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3.2.16
3.2.17
3.2.18
3.3.1
表3.3.1
生产类别 |
厂房的 耐火等级 |
最多允许层数 |
||||
单层 厂房 |
多层 厂房 |
高层 厂房 |
地下、半地下厂房,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
甲 |
一级 二级 |
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 |
4000 3000 |
3000 2000 |
不应采用 不应采用 |
— — |
乙 |
一级 二级 |
不限 6 |
5000 4000 |
4000 3000 |
2000 1500 |
— — |
丙 |
一级 二级 三级 |
不限 不限 2 |
不限 8000 3000 |
6000 4000 2000 |
3000 2000 — |
500 500 — |
丁 |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
不限 3 1 |
不限 4000 1000 |
不限 2000 — |
4000 — — |
1000 — — |
戊 |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
不限 3 1 |
不限 5000 1500 |
不限 3000 — |
6000 — — |
1000 — — |
注:1
2
3
4
5
6
7
3.3.2
表3.3.2
储存物品 类别 |
仓库的 耐火等级 |
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
||||||||
单层仓库 |
多层仓库 |
高层仓库 |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
每座 仓库 |
防火 分区 |
每座 仓库 |
防火 分区 |
每座 仓库 |
防火 分区 |
防火 分区 |
||||
甲 |
3、4项 1、2、5、6项 |
一级 一、二级 |
1 1 |
180 750 |
60 250 |
— — |
— — |
— — |
— — |
— — |
乙 |
1、3、4项 |
一、二级 三级 |
3 1 |
2000 500 |
500 250 |
900 — |
300 — |
— — |
— — |
— — |
2、5、6项 |
一、二级 三级 |
5 1 |
2800 900 |
700 300 |
1500 — |
500 — |
— — |
— — |
— — |
|
丙 |
1项 |
一、二级 三级 |
5 1 |
4000 1200 |
1000 400 |
2800 — |
700 — |
— — |
— — |
150 — |
2项 |
一、二级 三级 |
不限 3 |
6000 2100 |
1500 700 |
4800 1200 |
1200 400 |
4000 — |
1000 — |
300 — |
|
丁 |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
不限 3 1 |
不限 3000 2100 |
3000 1000 700 |
不限 1500 — |
1500 500 — |
4800 — — |
1200 — — |
500 — — |
|
戊 |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
不限 3 1 |
不限 3000 2100 |
不限 1000 700 |
不限 2100 — |
2000 700 — |
6000 — — |
1500 — — |
1000 — — |
注:1
2
3
4
5
6
3.3.3
3.3.4
3.3.5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3.6
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
3.3.7
3.3.8
3.3.9
乙类厂房的配电站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不可开启的甲级防火窗。
3.3.10
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
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3.11
储存区的防火设计应按仓库的规定确定,其中丙类2项(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和自动化控制的高架仓库等除外)和丁、戊类物品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当库区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按本规范表3.3.2(不含注)的规定增加至4.0倍。其他生产性质的功能区的防火设计可按本规范有关厂房的要求确定。
3.3.12
需要出入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丙、丁、戊类厂房(仓库),其屋顶应采用不燃烧体或采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3.4.1
表3.4.1
名称 |
甲类厂房 |
乙类厂房(仓库) |
丙、丁、戊类厂房(仓库) |
民用建筑 |
|||||||||||
单层或多层 |
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裙房,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
一、二级 |
一、二级 |
三级 |
一、二级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一、二级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一类 |
二类 |
|||
甲类 厂房 |
单层、 多层 |
一、二级 |
12 |
12 |
14 |
13 |
12 |
14 |
16 |
13 |
25 |
50 |
|||
乙类 厂房 |
单层、 多层 |
一、二级 |
12 |
10 |
12 |
13 |
10 |
12 |
14 |
13 |
|||||
三 |
14 |
12 |
14 |
15 |
12 |
14 |
16 |
15 |
|||||||
高层 |
一、二级 |
13 |
13 |
15 |
13 |
13 |
15 |
17 |
13 |
||||||
丙类 厂房 |
单层或多层 |
一、二级 |
12 |
10 |
12 |
13 |
10 |
12 |
14 |
13 |
10 |
12 |
14 |
20 |
15 |
三 |
14 |
12 |
14 |
15 |
12 |
14 |
16 |
15 |
12 |
14 |
16 |
25 |
20 |
||
四 |
16 |
14 |
16 |
17 |
14 |
16 |
18 |
17 |
14 |
16 |
18 |
||||
高层 |
一、二级 |
13 |
13 |
15 |
13 |
13 |
15 |
17 |
13 |
13 |
15 |
17 |
20 |
15 |
|
丁、戊类 厂房 |
单层或多层 |
一、二级 |
12 |
10 |
12 |
13 |
10 |
12 |
14 |
13 |
10 |
12 |
14 |
15 |
13 |
三 |
14 |
12 |
14 |
15 |
12 |
14 |
16 |
15 |
12 |
14 |
16 |
18 |
15 |
||
四 |
16 |
14 |
16 |
17 |
14 |
16 |
18 |
17 |
14 |
16 |
18 |
||||
高层 |
一、二级 |
13 |
13 |
15 |
13 |
13 |
15 |
17 |
13 |
13 |
15 |
17 |
15 |
13 |
|
室外变、配电站 |
变压器总油量(t) |
≥5,≤10 |
25 |
25 |
25 |
25 |
12 |
15 |
20 |
12 |
15 |
20 |
25 |
20 |
|
>10,≤50 |
15 |
20 |
25 |
15 |
20 |
25 |
30 |
25 |
|||||||
>50 |
20 |
25 |
30 |
20 |
25 |
30 |
35 |
30 |
注:1
2
3
4
5
6
3.4.2
3.4.3
表3.4.3
名称 |
厂外铁路线中心线 |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 |
厂外道路路边 |
厂内道路路边 |
|
主要 |
次要 |
||||
甲类厂房 |
30 |
20 |
15 |
10 |
5 |
3.4.4
3.4.5
2
3.4.6
总储量不大于15m3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4.0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3.4.7
3.4.8
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相邻两座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按本规范第3.4.1条的规定确定。
3.4.9
3.4.10
3.4.11 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1条和第3.5.1条的规定。
3.4.12
3.5.1
表3.5.1
名 |
甲类仓库及其储量(t) |
|||||
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 |
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 |
|||||
≤5 |
>5 |
≤10 |
>10 |
|||
高层民用建筑、重要公共建筑 |
50 |
|||||
裙房、其他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30 |
40 |
25 |
30 |
||
甲类仓库 |
20 |
20 |
20 |
20 |
||
厂房和乙、丙、丁、戊类仓库 |
一、二级耐火等级 |
15 |
20 |
12 |
15 |
|
三级耐火等级 |
20 |
25 |
15 |
20 |
||
四级耐火等级 |
25 |
30 |
20 |
25 |
||
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 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 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
30 |
40 |
25 |
30 |
||
厂外铁路线中心线 |
40 |
|||||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 |
30 |
|||||
厂外道路路边 |
20 |
|||||
厂内道路路边 |
主要 |
10 |
||||
次要 |
5 |
|||||
注: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不大于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大于5t时,不应小于12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3.5.2
表3.5.2
名称 |
乙类仓库 |
丙类仓库 |
丁、戊类仓库 |
||||||||||
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单层或多层 |
高层 |
||||||||
一、二级 |
三级 |
一、二级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一、二级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一、二级 |
|||
乙、丙、丁、戊类仓库 |
单层或 多层 |
一、二级 |
10 |
12 |
13 |
10 |
12 |
14 |
13 |
10 |
12 |
14 |
13 |
三 |
12 |
14 |
15 |
12 |
14 |
16 |
15 |
12 |
14 |
16 |
15 |
||
四 |
14 |
16 |
17 |
14 |
16 |
18 |
17 |
14 |
16 |
18 |
17 |
||
高 |
一、二级 |
13 |
15 |
13 |
13 |
15 |
17 |
13 |
13 |
15 |
17 |
13 |
|
民用 建筑 |
裙房,单层或多层 |
一、二级 |
25 |
10 |
12 |
14 |
13 |
10 |
12 |
14 |
13 |
||
三 |
25 |
12 |
14 |
16 |
15 |
12 |
14 |
16 |
15 |
||||
四 |
25 |
14 |
16 |
18 |
17 |
14 |
16 |
18 |
17 |
||||
高 |
一 |
50 |
20 |
25 |
25 |
20 |
15 |
18 |
18 |
15 |
|||
二 |
50 |
15 |
20 |
20 |
15 |
13 |
15 |
15 |
13 |
注:1
2
3
3.5.3
2
3.5.4
表3.5.4
名称 |
粮食总储量W(t) |
粮食立筒仓 |
粮食浅圆仓 |
建筑的耐火等级 |
|||||
W≤40000 |
40000<W≤50000 |
W>50000 |
W≤50000 |
W>50000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粮食立筒仓 |
500<W≤10000 |
15 |
20 |
25 |
20 |
25 |
10 |
15 |
20 |
10000<W≤40000 |
15 |
20 |
25 |
||||||
40000<W≤50000 |
20 |
20 |
25 |
30 |
|||||
W>50000 |
25 |
25 |
30 |
— |
|||||
粮食浅圆仓 |
W≤50000 |
20 |
20 |
25 |
20 |
25 |
20 |
25 |
— |
W>50000 |
25 |
25 |
30 |
— |
注:1
2
3.5.5
3.6.1
3.6.2
3.6.3
式中:A-泄压面积(m2);
V-厂房的容积(m3);
C-泄压比,可按表3.6.3选取(m2/m3)。
表3.6.3
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 |
C值 |
氨以及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0MPa·m·s-1的粉尘 |
≥0.030 |
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 |
≥0.055 |
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以及苯酚树脂、铝、镁、锆等K尘>30MPa·m·s-1的粉尘 |
≥0.110 |
乙烯 |
≥0.160 |
乙炔 |
≥0.200 |
氢 |
≥0.250 |
注:长径比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
3.6.4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大于60kg/m2。
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3.6.5
3.6.6
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3.6.7
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3.6.8
3.6.9
3.6.10
3.6.11
3.6.12
3.6.13
粮食筒仓的工作塔、上通廊的泄压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6.3条的规定。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其他粮食储存设施应采取防爆措施。
3.6.14
3.7.1
3.7.2
1
2
3
4
5
3.7.3
3.7.4
表3.7.4
生产类别 |
耐火等级 |
单层厂房 |
多层厂房 |
高层厂房 |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
甲 |
一、二级 |
30 |
25 |
— |
— |
乙 |
一、二级 |
75 |
50 |
30 |
— |
丙 |
一、二级
三 |
80 60 |
60 40 |
40 — |
30 — |
丁 |
一、二级
三
四 |
不限 60 50 |
不限 50 — |
50 — — |
45 — — |
戊 |
一、二级
三
四 |
不限 100 60 |
不限 75 — |
75 — — |
60 — — |
3.7.5
表3.7.5
厂房层数 |
一、二层 |
三层 |
≥四层 |
宽度指标 |
0.60 |
0.80 |
1.00 |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3.7.6
3.8.1
3.8.2
3.8.3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8.4
3.8.5
3.8.6
3.8.7
3.8.8
4.1.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
4.1.2
4.1.3
4.1.4
4.1.5
4.2.1
表4.2.1
类别 |
一个罐区或堆场的总储量V(m3) |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
室外变、 配电站 |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高层民用建筑 |
裙房,其他 建筑 |
|||||
甲、乙类液体 |
1≤V<50 50≤V<200 200≤V<1000 1000≤V<5000 |
40 50 60 70 |
12 15 20 25 |
15 20 25 30 |
20 25 30 40 |
30 35 40 50 |
丙类液体 |
5≤V<250 250≤V<1000 1000≤V<5000 5000≤V<25000 |
40 50 60 70 |
12 15 20 25 |
15 20 25 30 |
20 25 30 40 |
24 28 32 40 |
注:1
2
3
4
5
6
7
4.2.2
表4.2.2
类 |
储 |
||||||
固定顶罐 |
浮顶储罐或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储罐 |
卧式 储罐 |
|||||
地上式 |
半地下式 |
地下式 |
|||||
甲、乙类 液体 |
单罐容量V(m3) |
V≤1000 |
0.75D |
0.5D |
0.4D |
0.4D |
不小于0.8m |
V>1000 |
0.6D |
||||||
丙类液体 |
不论容量大小 |
0.4D |
不限 |
不限 |
— |
注:1
2
3
4
5
6
4.2.3
1
表4.2.3
名 |
单罐最大储量(m3) |
一组罐最大储量(m3) |
甲、乙类液体 |
200 |
1000 |
丙类液体 |
500 |
3000 |
2
3
4.2.4
4.2.5
1
2
3
4
5
6
4.2.6
4.2.7
表4.2.7
液体类别和储罐形式 |
泵 |
铁路装卸鹤管、汽车装卸鹤管 |
|
甲、乙类液体 储罐 |
拱顶罐 |
15 |
20 |
浮顶罐 |
12 |
15 |
|
丙 类 液 体 储 罐 |
10 |
12 |
注:1
2
4.2.8
表4.2.8
名 |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
厂内 铁路线 |
泵房 |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甲、乙类液体装卸鹤管 |
14 |
16 |
18 |
20 |
8 |
丙类液体装卸鹤管 |
10 |
12 |
14 |
10 |
4.2.9
表4.2.9
名 |
厂外铁路线 中心线 |
厂内铁路线 中心线 |
厂外道路 路边 |
厂内道路路边 |
|
主要 |
次要 |
||||
甲、乙类液体储罐 |
35 |
25 |
20 |
15 |
10 |
丙类液体储罐 |
30 |
20 |
15 |
10 |
5 |
4.2.10
4.2.11
4.3.1
1
表4.3.1
名 |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V(m3) |
||||||
V<1000 |
1000≤V<10000 |
10000≤V<50000 |
50000≤V<100000 |
100000≤V<300000 |
|||
甲类物品仓库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可燃材料堆场 室外变、配电站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
20 |
25 |
30 |
35 |
40 |
||
高层民用建筑 |
25 |
30 |
35 |
40 |
45 |
||
裙房,单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
18 |
20 |
25 |
30 |
35 |
||
其他 建筑 |
耐火 等级 |
一、二级 |
12 |
15 |
20 |
25 |
30 |
三 |
15 |
20 |
25 |
30 |
35 |
||
四 |
20 |
25 |
30 |
35 |
40 |
注:固定容积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按储罐几何容积(m3)和设计储存压力(绝对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
2
3
4
5
4.3.2
1
2
3
4
4.3.3
1
表4.3.3
名 |
湿式氧气储罐的总容积 |
||||
V≤1000 |
1000<V≤50000 |
V>50000 |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25 |
30 |
35 |
||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仓库,室外变、配电站 |
20 |
25 |
30 |
||
民用建筑 |
18 |
20 |
25 |
||
其他 建筑 |
耐火 等级 |
一、二级 |
10 |
12 |
14 |
三级 |
12 |
14 |
16 |
||
四级 |
14 |
16 |
18 |
注:固定容积氧气储罐的总容积按储罐几何容积(m3)和设计储存压力(绝对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
2
3
4
5
6
4.3.4
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用液氧贮罐气源站的液氧储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3
4.3.5
4.3.6
表4.3.6
名 |
厂外铁路线中心线 |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 |
厂外道路 路边 |
厂内道路路边 |
|
主要 |
次要 |
||||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 |
25 |
20 |
15 |
10 |
5 |
4.3.7
4.3.8
表4.3.8
总容积V(m3) |
V≤10 |
10<V≤30 |
30<V≤50 |
50<V≤200 |
200<V≤500 |
500<V≤1000 |
1000<V≤2000 |
集中放散装置的天然气放散总管 |
||||||||
单罐容量V(m3) |
V≤10 |
V≤30 |
V≤50 |
V≤200 |
V≤500 |
V≤1000 |
V≤2000 |
|||||||||
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外墙) |
30 |
35 |
45 |
50 |
70 |
90 |
110 |
45 |
||||||||
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外墙) |
22 |
25 |
27 |
30 |
35 |
40 |
50 |
20 |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室外变、配电站 |
30 |
35 |
45 |
50 |
55 |
60 |
70 |
30 |
||||||||
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 甲、乙类仓库,甲、乙类厂房 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 |
27 |
32 |
40 |
45 |
50 |
55 |
65 |
25 |
||||||||
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 丙、丁类厂房、丙、丁类仓库 |
25 |
27 |
32 |
35 |
40 |
45 |
55 |
20 |
||||||||
公路 (路边) |
高速、Ⅰ、Ⅱ级 城市快速 |
20 |
25 |
15 |
||||||||||||
其他 |
15 |
20 |
10 |
|||||||||||||
架空电力线(中心线) |
1.5倍杆高 |
1.5倍杆高,但35kV以上架空电力线不应小于40m |
2.0倍 杆高 |
|||||||||||||
架空通信线 (中心线) |
Ⅰ、Ⅱ级 |
1.5倍杆高 |
30 |
40 |
1.5倍杆高 |
|||||||||||
其他 |
1.5倍杆高 |
|||||||||||||||
铁路 (中心线) |
国家线 |
40 |
50 |
60 |
70 |
80 |
40 |
|||||||||
企业专用线 |
30 |
30 |
35 |
30 |
||||||||||||
注:居住区、村镇系指1000人或300户及以上者,少于1000人或300户的居住区或村镇按本表有关民用建筑的要求执行。
4.4.1
表4.4.1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基地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总容积V(m3) |
30<V≤50 |
50<V≤200 |
200<V≤500 |
500<V≤1000 |
1000<V≤2500 |
2500<V≤5000 |
V>5000 |
||
单罐容量V(m3) |
V≤20 |
V≤50 |
V≤100 |
V≤200 |
V≤400 |
V≤1000 |
V>1000 |
||
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外墙) |
45 |
50 |
70 |
90 |
110 |
130 |
150 |
||
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外墙) |
27 |
30 |
35 |
40 |
50 |
60 |
75 |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室外变、配电站 |
45 |
50 |
55 |
60 |
70 |
80 |
120 |
||
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 甲乙类仓库,甲乙类厂房 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 |
40 |
45 |
50 |
55 |
65 |
75 |
100 |
||
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 丙丁类厂房、丙丁类仓库 |
32 |
35 |
40 |
45 |
55 |
65 |
80 |
||
助燃气体储罐、木材等材料堆场 |
27 |
30 |
35 |
40 |
50 |
60 |
75 |
||
其他 建筑 |
耐火 等级 |
一、二级 |
18 |
20 |
22 |
25 |
30 |
40 |
50 |
三 |
22 |
25 |
27 |
30 |
40 |
50 |
60 |
||
四 |
27 |
30 |
35 |
40 |
50 |
60 |
75 |
||
公路 (路边) |
高速、Ⅰ、Ⅱ级 |
20 |
25 |
30 |
|||||
Ⅲ、Ⅳ级 |
15 |
20 |
25 |
||||||
架空电力线(中心线) |
应符合本规范第12.2.1条的规定 |
||||||||
架空通信线 (中心线) |
Ⅰ、Ⅱ级 |
30 |
40 |
||||||
Ⅲ、Ⅳ级 |
1.5倍杆高 |
||||||||
铁路 (中心线) |
国家线 |
60 |
70 |
80 |
100 |
||||
企业专用线 |
25 |
30 |
35 |
40 |
注:1
2
3
4.4.2
数个储罐的总容积大于3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组与组相邻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4.4.3
4.4.4
4.4.5
工业企业内总容积不大于10m3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的储罐,当设置在专用的独立建筑内时,其外墙与相邻厂房及其附属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甲类厂房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执行。当露天设置时,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有关规定。
4.4.6
表4.4.6
名称 |
Ⅰ级 |
Ⅱ级 |
||
瓶库的总存瓶容积V(m3) |
6<V≤10 |
10<V≤20 |
1<V≤3 |
3<V≤6 |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
30 |
35 |
20 |
25 |
重要公共建筑 |
20 |
25 |
12 |
15 |
民用建筑 |
10 |
15 |
6 |
8 |
主要道路路边 |
10 |
10 |
8 |
8 |
次要道路路边 |
5 |
5 |
5 |
5 |
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4.4.7
Ⅱ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四周宜设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或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的围墙。
4.5.1
表4.5.1
名 |
一个堆场的总储量 |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粮食席穴囤W(t) |
10≤ W<5000 |
15 |
20 |
25 |
5000≤W<20000 |
20 |
25 |
30 |
|
粮食土圆仓W(t) |
500≤W<10000 |
10 |
15 |
20 |
10000≤W<20000 |
15 |
20 |
25 |
|
棉、麻、毛、化纤、 百货W(t) |
10≤W<500 |
10 |
15 |
20 |
500≤W<1000 |
15 |
20 |
25 |
|
1000≤W<5000 |
20 |
25 |
30 |
|
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W(t) |
10≤W<5000 |
15 |
20 |
25 |
5000≤W<10000 |
20 |
25 |
30 |
|
W≥10000 |
25 |
30 |
40 |
|
木材等V(m3) |
50≤V<1000 |
10 |
15 |
20 |
1000≤V<10000 |
15 |
20 |
25 |
|
V≥10000 |
20 |
25 |
30 |
|
煤和焦炭W(t) |
100≤W<5000 |
6 |
8 |
10 |
W≥5000 |
8 |
10 |
12 |
注:
当一个木材堆场的总储量大于25000m3或一个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的总储量大于20000t时,宜分设堆场。各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间距。
不同性质物品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防火间距的较大值。
4.5.2
4.5.3
表4.5.3
名 |
厂外铁路线中心线 |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 |
厂外道路路边 |
厂内道路路边 |
|
主要 |
次要 |
||||
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 |
30 |
20 |
15 |
10 |
5 |
注:未列入本表的可燃材料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可根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类比原则确定。
联系人
手机网站
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